心中有民 干事为民——记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驻注沟社区东屯村李春鹏
东屯村位于潍坊高密市西南部,现有村民630人,该村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农作物种植及养殖,是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定点帮扶村。这个村利用潍坊市扶贫项目,建成草莓大棚100亩。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开发区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李春鹏被派到该村担任驻村。他从村民最关心的事入手,改善村里的网架结构,争取上级捐赠1处恒温存储库,发展草莓种植产业,提高村民收入,增强了村民幸福感,让这个小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2023年11月,初到东屯村,李春鹏便迅速走访村民,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他从最熟悉的电网工作入手,对村里的用电情况摸底排查。
在东屯村村北,100亩的集中连片大棚绵延铺展,甚是壮观。这里有3座高架草莓大棚,引进了高架无土栽培、全自动水肥一体化灌溉,需要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在走访调研中,李春鹏就注意到草莓大棚种植基地供电半径距离超过400米的问题。根据村民的反映,当初东屯村引进的扶贫一期草莓大棚时,没有考虑到高质量的电力规划,草莓种植基地是从村里最近的公用变压器通过0.4千伏供电,供电线公里,种植基地存在电压低、电能质量差、供电负荷小等问题。草莓种植基地的用电环境亟需解决。“以前寒潮来了,我们购置燃油暖风机给大棚取暖,这些设备相较于电采暖不但每天要耗费5000元的燃油费用支出,而且温度不达标还会影响到草莓的口感。”草莓大棚承包户陈宏说。
群众所盼就是帮扶工作重点。未解决村里的用电需求,李春鹏结合村里的电网分布情况,提出了“红色领航”突破项目,计划优化村里的用电环境,支持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随后,他邀请公司营销部、运检部、柴沟供电所等单位的技术人员,走进草莓大棚种植基地和村庄,经过现场勘察,制定了最优的供电方案,计划为村里新上1台400千伏安变压器,架设高低压线路,优化网架结构,解决草莓大棚种植基地用电问题。他向高密市供电公司党委汇报了相关情况,得到了大力支持。
在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协调下,很快村里的电网改造项目开工了。2024年夏天,电力实施工程人员冒着湿热天气立杆、架线等施工作业。东屯村电网改造项目负责人单联军说:“这一个项目共架设17支电杆,架设导线平方毫米的绝缘线千伏安的变压器,能够很好的满足周边全用户的供电需求。”当年9月,这台新投运的变压器就位于草莓大棚旁,完全解决了供电半径过长的问题,有效缓解了草莓种植户的供电负荷压力,村里的电压越来越稳,草莓大棚、农田灌溉用电充足。
电网改造项目送电后,草莓大棚用电有了保障。在李春鹏的建议下,3个草莓大棚全部新上了空气能供暖系统,在每个棚里安装了50盏补光灯。电力清洁能源有效兼顾了大棚取暖与环境保护,让这里的草莓长出了“新时尚”。“多亏了供电部门让我们解决用电难题,整个冬季草莓取暖用电没有担心。”陈宏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对供电帮扶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8月4日,走进东屯村,一座高大的恒温存储库在村西侧拔地而起。这座恒温存储库是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捐赠的。
该项目主要建设钢结构农产品恒温存储库1座,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67.4万元,其中49万元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捐赠帮扶资金,剩余18.4万元由东屯村村委自筹。”李春鹏介绍。
群众要致富,需要新项目。2022年,东屯村利用潍坊市扶贫项目,建设草莓大棚100亩,对外出租运营获取固定收益,村集体经济初步改观。2025年,东屯村计划建设草莓大棚二期工程100亩。同时东屯村所在的社区重视发展特色鲜果产业,创建“鲜果小镇”,在东屯村周边建设晴王葡萄种植基地100亩。生产旺季大量鲜果来不及销售,易腐烂、变质,造成大量亏损。为延长鲜果保质期,减少浪费和损失,实现错季节销售,2024年,李春鹏提出建议,配套建设农产品恒温存储库房。
“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这句话李春鹏常挂在嘴边。说干就干,他立即开展调研,结合村里的发展规划和农产品保鲜特点,经过多轮次现场勘察,因地制宜编制了恒温存储库捐赠项目实施方案。从项目的预算到配套设施的规格型号和数量,他都考虑的非常充分,做得事无巨细。他带着方案向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党委汇报,得到了公司党委的全力支持。公司积极向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争取帮扶资金,为东屯村建设一处高标准恒温存储库,库体使用保温材料,配套建设一套冷库制冷压缩机组、电控箱等控制设备,存储库建设8个出风管道。
为了保障存储库用电,李春鹏争取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投资新上电缆200米,并及时供电,为这一个项目及时建成投运提供了便利条件。施工期间,李春鹏盯在现场,负责各方的协调沟通,严格把控各环节生产周期,有效缩短项目工期;协调质量监督小组关注每一个工艺环节,严把质量关,争创优质工程,实现了早立项、早建成、早投运、早受益。
该存储库的储容量达150吨,建成后以租赁的方式承包给经营方,预估每年可为东屯村集体增收3万元。“供电部门投资建设的恒温存储库,草莓承包户在家门口就可储存自产的农产品,等市场行情报价较高的时候及时运往市场进行销售,提高了收入,恒温存储库成了村里的‘小金库’。”丁金祥高兴地说。据他介绍,新建成的储存库生产旺季时能够恒温储存草莓、葡萄、樱桃、苹果、梨等鲜果,待生产淡季时进行反季节销售,延续销售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保证了该村种植项目持续稳定发展,带动村民就业,率先实现产业振兴。
项目建成投产后,李春鹏又联合村委班子积极联系本村和周边村庄水果和农产品种植大户,承揽储存业务,目前已有用户有承包意向。根据计划安排,6月底在李春鹏的主导下,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对外承租。
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政策落地,使得东屯村集体有了“自我造血”能力,彻底改善了村集体收入低的现状。1月23日,高密市注沟社区党委副书记施洋和东屯村党支部书记丁金祥来到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专程送来一面绣有“心系群众解民忧、真情帮扶促发展”的锦旗,对供电公司定点帮扶东屯村表示感谢。
8月4日,李春鹏看到持续的高温干旱,村民们顶着高温为农田玉米浇水补肥,随即他们来到村委办公室,跟柴沟供电所网格经理刘金明、东屯村的网格员潘守恩商量,一起到村里的田间地头看看,顺便向农户宣传灌溉安全用电和电力设施保护常识。这一提议一拍即合,他们带上宣传材料和工具包,走进春灌地头,帮助农户排查农灌机井及其附属设施的用电安全风险隐患,助力东屯村农业生产。
当前,玉米已确定进入大喇叭口后期,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齐头并进的关键期,也是玉米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在东屯村的玉米地里,经过村民的灌溉,一株株玉米竞相生长。李春鹏来到田间地头,看到村民王成正在着急地检查自家的水泵,经询问得知水泵突然停止工作,找不到故障原因,着急浇地。李春鹏和刘金明立即为客户排查故障。经排查,发现水泵因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导致客户机井配电箱开关发热损坏。刘金明及时为客户更换了开关,保证了客户灌溉生产用电。
当前是夏管浇水补墒的关键,灌溉是农户们心中的头等大事。“当时水泵一停电,把我急坏了,多耽误时间就影响收成,幸好驻村的李书记和供电所的电工师傅给我解决了大问题,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王成的话里流露出感激之情。
为持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围绕农事的24节气,李春鹏和包村的网格经理,制定了“电力24节气”服务计划,在农时关键节点上门走访,了解用电需求,开展配网运维、供电服务和用电宣传相关工作,对网格内的设备巡检、用电检查等现场工作开展数据核查,修编完善农灌供电设施运行台账,确保台账内各项数据真实、准确。同时,在柴沟供电所的配合下,依托配网全景监测系统、营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平台,对村里的农灌台区用电设备做监测,分析台区用电数据,确保设备安全运作。“夏灌以来,在供电所网格经理的密切配合下,我们累计为村民解决10项用电难题,满足了村民灌溉用电需求。”李春鹏说。
不仅满足农业生产用电,村民的生活用电李春鹏也常常放在心头。为解决东屯村配网安全风险隐患,2024年,他积极争取协调,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选派党员到东屯村开展“百名党员进千村,万家灯火共守护”活动,对村内的电力安全风险隐患进行起底式排查整治,实现了重大、较大隐患动态清零。“我们对排查的安全风险隐患逐一整改消缺,如今村里的台区线%,供电可靠性慢慢的升高。”李春鹏说。他还将乡风文明建设列入驻村帮扶的工作内容之一,建议村委把安全用电和电力设施保护内容编写成易理解、朗朗上口的条款写入了村规民约里,增强村民对供电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在李春鹏的推动下,促成东屯村委和柴沟供电所在村里建起了“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整合网格服务资源,为村民提供了集交费、办电于一体的多项便民服务场所,双网联动解决网格内涉电问题,有效缩短客户办电链条,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与用电获得感。
乡村全面振兴任重道远。李春鹏将继续奋战在驻村帮扶的最前沿,一心实干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展现新作为,彰显驻村的政治责任和社会担当,带领东屯村村民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